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來源:漳州人才在線
時間:2020-11-11
作者:漳州人才在線
瀏覽量:
“龍師附小被評選上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給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增添了新的動力,這也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漳州市教育局德育科負責人告訴記者,“青少年作為一類特殊的社會群體,正處在生理、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
記者走訪市區幾家學校,不少學生在學校心理輔導中心的QQ留言說。“爸媽只關心他們如何掙錢,回來后也只會問我作業做了沒有,然后就不管我了,我在學校碰到的一些問題他們根本就不關心。” “我表現也很好,上課也很積極舉手,可是老師從來沒有提問過我,是不是老師不太喜歡我?”
“青少年與父母、同學以及老師的人際關系處理問題,已成為許多中小學生存在的較為凸顯問題。”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去年對漳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展現狀調研中發現,前來心理輔導的學生涉及學習問題占78.1%,情緒問題占75.8%,人際交往問題占67.2%。
“現在獨生子女較多,家長過度地保護使他們面對事情的承受力較差,無法獨立面對和處理問題。” 市實驗小學負責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副主任葉惠云說,“另一方面,家庭環境變故、不良信息影響、身體發育早熟等因素增多,他們的心智還極不成熟,心理調控能力差、心理聚集的壓力無法得到宣泄,都可能使他們產生消極恐懼情緒,如果發生了心理變化,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
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干預疏導
近年來,市委教工委、市教育局先后出臺多份文件、采取多項舉措推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市區各個學校紛紛以關注學生人格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為特色,運用心理策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素質訓練,引導學生健康自由地成長,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據了解,目前,漳州市區幾乎每所學校都有一名專職心理教師,且均配備了2-5名兼職心理老師,建立了功能完善設備齊全的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其中包括心理閱覽室、團體活動室、宣泄室、咨詢室等功能用室,很多學校還配備了沙發、茶幾等個體輔導專用設施、心理相關的期刊圖書,有的學校還配備了沙盤、沙具、宣泄器材等。
“幫助中小學生提高應對復雜環境的能力,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發揮著重要作用。”葉惠云說,“我們學校每學期都會制定具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促進他們的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看似一個小小的心理游戲,卻能有針對性地指導解決孩子們存在的自我意識、學習潛能、情緒調控、溝通交往、心靈成長等方面的困惑,有效地幫助解決集體建設中面對的如環境適應、成功激勵、合作競爭、感恩責任、創新拓展等難題。”龍師附小的專職心理老師陳艷蘋說。她向記者舉例了一堂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團體活動訓練課,活動中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吸管運輸”的游戲:若干學生為一組,每人嘴里叼一支吸管,吸管另外一端掛著一個橡皮筋。當比賽開始時,大家不能用手接觸吸管和橡皮筋,只能用嘴叼吸管的姿勢將橡皮筋傳給下個人,一直傳到最后一個人嘴叼的吸管上。如果中途掉落則重新開始,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
“做這個游戲時,孩子們就會知道一定要認真配合才能獲得成功,無形中讓他們知道協作的作用。” 陳艷蘋稱。“每次團輔活動都會精心設計一些游戲,里面有各年齡段孩子容易遇到的心理健康問題,如不自信、不團結、壞脾氣、愛破壞等等。通過活動,讓孩子能夠把一些情緒釋放出來,對他們的心理發展有很大幫助。”陳艷蘋認為,無論是孩子的學習還是日常一些反常的表現,背后常常有一些外在的因素在起作用,而心理老師的及時介入,可以發現孩子心理產生變化的原因,從而對其進行干預疏導,讓學生走出心理“困境”,快樂投入學習。
心理健康教育宜早介入
“大家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印象是,哪個學生出了什么問題,心理老師才會介入,這是對心理健康認識的誤區,雖然近幾年經過努力,這種觀點有所改觀,但是社會對心理健康的教育認識還有待提高。” 漳州二中心理老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林惠彬說,她介紹,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積極的心理狀態。心理健康問題歸結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任何一個心理因素的發生或導致心理障礙的發生都是有相關因素的影響。比如自卑心理導致的強迫癥和抑郁癥;逆反心理引起的情緒化心態和不正常的心理宣泄行為;厭學心理導致學習障礙、學習焦慮;孤獨心理導致的交往行為焦慮癥和早戀等行為等,“對中小學生來說,能夠積極向上,熱愛生活,快樂學習,心態平和,能夠較為客觀去看待事物,這就是心理較為健康的一種表現。”
林惠彬告訴記者,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主要責任不是治療,而是預防學生心理問題及疾病的發生,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早介入越好,“目前來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同學還不是很主動,來訪的學生中主要包括主動前來、由班主任或其他老師要求來和同學建議前來三種類型,在這三種類型中由班主任或其他老師要求來的占60%,說明心理健康輔導以學生的被動求助為主。”
在采訪中,不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漳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存在認識問題、保障問題和人才問題等三大難題。“各地區發展不平衡,存在較大的城鄉差異,市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軟硬件較好,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總體較高,而縣城、鄉鎮和農村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水平較差。”
記者走訪調查發現,目前漳州各所學校的心理課現在多為選修課,很多學校在專業教師隊伍和軟硬件設施上還有待提高,其中,師資是最大的問題。“漳州目前心理專職教師不多,相互之間互動溝通交流也不多,沒有形成‘抱團’,氛圍還不足。” 陳艷蘋說。
市教育局德育科工作人員也坦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漳州剛剛起步,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讓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進課堂依然還有許多關口要闖。比如缺乏統一的教材,也沒有一套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進行科學評價的體系等。”上述工作人員介紹說。
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任重道遠
林惠彬說,要想改變心理健康教育被動求助的狀況,一方面要通過心理健康課來宣傳心理健康知識,讓社會真正認識心理健康的作用;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樹立心理輔導的健康理念,強調心理輔導的發展和教育功能,弱化其治療功能。
“心理健康課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陳艷蘋說,她介紹,龍師附小四、五、六年級都開設有心理健康課,每班每周一節課,由兩位專職心理教師授課。每學期初,心教組在制定教學工作計劃、備課時,都會有意識地設計適合各年齡段學生的心理教育目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教育機制,抓住時機進行心理教育。“此外,心理輔導室定期對學生開放,主要用于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個別或團體輔導。”
“專業化師資隊伍建設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市教育局德育科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漳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精力大多都花在提高心理老師素質方面,通過開展講座、課題輔導、團體咨詢體驗和個案咨詢等方式對骨干心理教師進行了心理咨詢技術等培訓,通過這些骨干教師把輔導推廣給廣大教師。“成立市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提高我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總體水平,充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職人員的數量,打造一支以專職心理工作人員為主,兼職人員參與為輔的心理健康工作隊伍是今后的方向。”他說。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公布首批205所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名單,我省8所中小學上榜,龍師附小名列其中,成為我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引起了學校和家長的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教學計劃已有一段時日,那么漳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孩子 你的心事請講給我聽
——走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