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內外各方面的就業壓力,大學生如何從困境中尋得就業出路,甚至開闊實現理想的職業規劃呢,萬學教育ACT職業能力特訓課程老師給正在迫切尋找出路的大學生以下幾點建議,希望有所幫助。
1、大學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人才的競爭日趨激烈,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職業能力期望值不斷提升,社會對大學生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單位更注重畢業生的職業能力,而不再是簡單的思想素質和在校表現。作為大學生,除了學好專業文化知識外,還應通過“輔修”、聽各種知識講座、大量閱讀課外書籍等途徑,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和學習能力,通過職業能力培訓等高級手段,培養和鍛煉自己的社會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應對國際化的交流能力等所有職業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實踐鍛煉,優化知識結構和智能素養,把自己培養成為文理兼通、視野開闊、富有綜合創造力的復合型人才,依靠自身真實的職業能力去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
2、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
在現階段,畢業生“自主擇業”不等于“自由擇業”,必須在國家就業政策規定的范圍內有序進行。因此,高校一方面要繼續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幫助他們澄清認識,樹立遠大的理想和職業道德觀,構建合理的價值取向,倡導艱苦創業精神,把個人愿望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引導他們自覺服從社會需要,積極轉變就業觀念,多渠道就業。鼓勵他們自主創業,到能夠發揮自己能力和特長的崗位去實現自己的價值;另一方面要幫助大學生積極轉變就業觀念,降低就業期望值,擺脫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改變大學生就業過程中普通存在的“就東不就西”和“就高不就低”現象。
3、高等學校要及時調整課程體系
高校要適當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尤其應開設公關禮儀,社會心理和職業能力特訓等選修課程,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在創造社會價值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高等院校要大力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優化教育資源和結構,開展職業能力教育,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職業素質和主動就業意識,幫助他們的就業市場中贏得競爭。
4、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具備超前的競爭意識。
我國高等教育具有周期性較長的特點,這就要求畢業生參與競爭的能力培養必須具有超前性。在人事制度和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后,個人需求和社會需求由市場調節,畢業生可以“擇木而棲”,“擇主而從”,用人單位也可以“擇才而用”,“擇人而用”,煥發了知識經濟的活力,選擇和競爭成為推動市場航船的雙槳,選擇的雙方都在接受著競爭的嚴峻挑戰,優勝劣汰的規律意味著就業機會雖然增多但失業危機也隨時存在,生存和發展成為每個大學畢業生必須面對的主題。因此,大學生必須從進校起就意識到競爭的緊迫性和殘酷性,超前創造條件,主動迎接挑戰意識,保證就業渠道的暢通。
5、雙向選擇方式更具合理性和科學性
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供需雙方在相互選擇時也將更加理性化和科學化。用人單位在招聘大學生時更加注重其職業能力,職業能力已經悄然成為了選拔人才的最大標準。在錄用方式上,以往的僅憑一張推薦表、自薦信、成績單和一次談話的印象選人的做法,將會被嚴格審查、科學的心理測試以及各種職業能力實證所代替。大學生如果大校期間就能夠加強職業能力的培養,應聘的技巧將大為提高。同時,畢業生也將更加理智地選擇職業,也會敢于對用人單位說“不”。
相信隨著對創業教育的研究和實踐的不斷深入,創造教育的新理念必定會逐漸樹立,高校畢業生不再僅僅是求職者,而是成為新的工作崗位的創造者。而大學生利用自身的優勢和社會對崗位的需求,培養創業能力和精神,這必將在很大程度上緩和并真正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指導老師:張強,萬學教育ACT職業能力特訓老師。曾在多家頂級職業培訓機構擔任A級實訓專家,為中國石化、中國郵政、中國聯通、山東電力集團、鳳凰教育、中國移動、可口可樂、寶潔、聯合利華、正龍集團、五谷道場等多家著名企業提供企業職能培訓。對企業戰略、市場營銷、生產運營以及人力資源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全面深層研究。為ACT學員講授以政府、事業單位和各類國有企業為求職目標的職業能力專項深度培訓課程,同時講授可以形成核心職業優勢的2類企業職能專項深度培訓課程。


漳州人才在線 www.jsyajian.com - 漳州人才網求職精選門戶!
APP名稱:漳州人才在線 版本:漳州人才在線 V2.4 開發者:漳州楷欣網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載APP】
電話:0596-2288480 2888821 2886665 投訴:18960160360 / 18960000505
合作微信: zzrcnet 客服小周: zzrc001 / zzrc005 客服小吳: zzrc002 客服小黃: zzrc003
客服QQ1:93865539 客服QQ2:407177779 客服QQ3:66712636
地址:漳州市薌城區廈門路21-33號 EMAIL:zzrcw@qq.com
薌城區人社局核準號:350602RL0013號 ICP經營許可證編號:閩B2-20200655 閩公網安備35060202000103